5月29日,由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組織的“《日內瓦公約》75周年:人類的共同遺產”研討會在瑞士日內瓦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總部舉行,我院助理教授范雪珂受邀參會,與多國學者共議戰爭法傳統與當代和平。
本次研討會的目的是批判性地思考傳統、文化、宗教與國際人道法之間的聯繫,以商議如何能夠在當今的武裝衝突中鼓勵各方面對國際人道法的尊重。在《日內瓦公約》通過75周年之際,這一目的反映了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為探索文化、傳統、宗教與國際人道法之間的聯繫所做出的長期努力。在當今國際政治紛爭和軍事衝突多點爆發、全球發展和安全形勢錯綜複雜的背景下,研討會及時回應現實需求且富有洞察力。與會者探討了傳統、文化、宗教與國際人道法之間的聯繫,並深入比較了不同規範體系的複雜性,討論激烈且具有批判性反思,為紅十字委員會未來在相關方面的努力奠定了基礎。
本次研討會共分為三個主題:宗教、傳統、文化和國際人道主義法之間的影響;應對傳統、文化、宗教和國際人道法研究中的困境;方法論的挑戰。
我院助理教授范雪珂具有研究中國古代戰爭法與現代國際人道法的豐富經驗,於會中就三個主題,與多國學者共議,並對相應問題總結回應了中國經驗。
范雪珂助理教授認為:第一,無論是古代戰爭法還是現代武裝衝突法都是基於對戰爭恐懼的普遍性反應,雖然各國有不同的宗教、傳統文化背景,但重要的是如何將當代人道法的價值與國家本身的傳統價值和倫理聯繫起來。我們的最終目標始終是接受國際人道主義法作為一項共同規範,傳統倫理的目標與今天被理解為“人道主義”的價值觀應當相對應。
第二,她分享中國傳統的人道主義倫理和古代戰爭法基礎,並強調當代中國如何運用傳統理論更好的接受現代國際人道法。中國古代理論家提出了各種各樣的戰爭法理論,並以儒家提出的“仁”“義”為主流倫理基礎,這些來自古代戰爭法的概念,以及意識形態框架和知識體系,成為繼續影響中國當代國際人道法應用的倫理基礎。並分享今天的中國領導人在強調國際人道法時仍然會引用儒家思想。中國古代的戰爭法倫理仍在潛移默化地塑造著中國當代的國際人道法觀念。
第三,她分享了中國古代戰爭法中的“開戰正義”概念,並從“一國兩制”方針的角度出發,分享了中國的和平觀念。最後強調,人道主義倫理應當是一種價值共識,只是在具體的接受方法上有所不同,中國一直以來在國際人道法的實踐中積極承擔國際責任。
是次會議有來自中國、澳大利亞、哥倫比亞、英國、南蘇丹、索馬里、印度等多個國家學者參加,並有十數名常駐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的研究人員共同討論。范雪珂助理教授是本次研討會唯一的中國學者。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認為,與會者所分享的見解將有助於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未來工作的開展,在不同文化和宗教之間建立橋樑是其未來工作重要的發展方向之一,並鼓勵與會者及其他有志之士繼續對傳統、文化、宗教與國際人道法之間的聯繫進行探索。
文字:張亁昊
編輯:張亁昊
審核:劉安之